但是他既然代表京城二汽坐在这了,就得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也是从形势、历史、需要以及双方的发展诉求等方面做出了兜圈子的解释,但态度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合作双赢。
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产品供应链的打造和推广上,古力同很认同红星厂的发展模式和思想。
那就是拓展思维,合作共赢。
把生产交给专业的厂,抓好零部件产品质量管理,再管好汽车整装和运营售后,是未来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问,京城二汽都已经加入到了供应链系统内,又怎么会不给系统站台呢。
越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入进来,零部件的价格越低,供应速度越高,品质内卷越优秀。
而越多的整车生产企业加入进来不仅仅能带动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还能给这条供应链提供更多的驱动和活力。
京城二汽和红星厂之间的合作就已经产生了红星客车厂这样的企业,要是更多的企业展开合作。
公对公合作股份制在这个时候还并不算是很广泛的开展,但在外企合股都有的情况下,只要双方愿意,合作经营上面是不管的。
比如很有名的橡胶工业公司,就是一种联合工业的发展模式。
红星厂现在搞了这么多联合工业和联合三产,如果有一天集团化管理上出现了迟滞发展或者其他问题,完全可以将其拆分合股的。
也就是成立以股份制分公司的形势进行独立经营和财务管理。
联合三产就有这个准备,以三产管理处为核心,完全可以组建合资分公司,只要财务结算清楚。
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有钱不赚非要搞合作经营,还要独立运营?
管理企业,或者有这方面经营的人都知道,这叫风险规避。
也就是说,现在顺风局都还好说,只要打下去就行了。
但是,一旦出现逆风局,企业周转运营不开了怎么办?
那联合三产和联合工业就有了个不是很贴切的名字:杀猪盘。
以红星厂为例,只要主体企业需要,就可以抛售联合三产和联合工业的占股给合作企业。
对方还不得不接收,因为红星厂如果因为回血不及时死了,那他们在联合三产和联合工业上的投资就都要打水漂了。
红星厂通过广泛地出手这些工业和三产项目,获得大量的现金资源,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只要渡过难关,起死回生,只要厂里还有东山再起的能力和资源,就可以回购这些股份。
反正是内部股份,又不是股市上的流通股,重要的是风险规避。
利用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产生的生产效能,再慢慢追回这些股份,到一定的平衡点结束。
所以能看到的是,红星厂与其他企业合作的项目都是蓄洪区。
而与信用社的合作就是拦洪坝,企业想要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到顺风如何,还要考虑到逆风如何。
一旦出现决堤的情况,那必然是自断其尾,保住主体性命。
企业最大的现金支出是什么?
其实是工资,这是每个月都要面对的,对日常经营的压力很大。
所以你就能看到,经济下行的时候各大企业都在裁员,减员。
有人问了,这么大的企业,哪减一下不是几千万上亿的资产,又何必把自己的优秀员工解聘呢?
减持资产无异于饮鸩止渴,减员才是维持日常经营的必要手段。
大公司的管理你没当过,集团的HR你没做过,但对于农民一定很了解吧?
你说农民有没有钱,会不会遭遇经济危机?
那就不能说会不会的问题了,而是有没有没经历过经济危机的。
兜里没钱给孩子上学了,看病了,不都是经济危机嘛。
一年到头忙活地里的事,兜里绝对见不着钱,可也还活着,没饿死,更没有冻死。
企业也是一样,只要跟农民似的,孩子不上学了,没有上学支出,老人不看病了,没有医疗支出,总能熬过青黄不接的季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得到了秋收一起算嘛,打粮的钱还了今年的种子化肥钱,再结算了这半年的赊欠,最后省一点能干啥干啥。
明年?明年还这样,往复循环呗,要不怎么说人就是复读机呢。
-----------------
与二汽合作的新闻登报后效果出奇的好,已经有汽车工业相关的企业来函咨询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情况了。
李学武跟李怀德建议,可以定期召开一次供应链企业会议。
共同展示和展开自有资源的推广销售,同时提出合作意愿。
会议可以以贸易会的形势开展,不仅可以买卖零部件和产品,还能交流技术和生产设备。
这种线下的贸易甚至可以放在贸易管理中心,成为一种定期的活动来开展。
拓展贸易和生产空间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拓展服务和应用产业则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综合发展潜能和技术储备能力。
所以在周五上午,由韩殊作为引荐,李学武陪同薛直夫走访调研了京城的几家医护学校。
着重考察了目前医疗高校的毕业生情况,也了解了当前的医疗科学发展情况,为接下来的医疗建设做准备。
走访的几个大学都对红星厂将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医院的计划表示了惊讶和怀疑,不敢相信一个工厂要建设这么大的医院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赚钱呗!
医疗资源的虹吸能力有多高,这里不做解释了,不了解的人去大型医院看看有多少进出的人就懂了。
也别说这个时候的医疗全部免费,医院不赚钱的话,太片面,太刻板印象了,不赚钱医院怎么活。
反而是市场化经济变革的时候,有不少医院出现了问题。
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大了,不讲了,单说红星厂搞的医院。
基本盘是生态工业区内的厂职工和其他住户需要。
厂职工在京就医的基础人数在五万人以上,算上家属又要亏大三倍到五倍,再加上虹吸效应。
李学武要求工程部门把医院做的大大的,哪怕是现在建了要浪费一些资源,也要先搞起来。
等以后人多了,需要了,再建设的时候这土地可就不便宜了。
医院的楼比主办公楼还要高,还要大,还要多。
病人多了,对医生的需要也就多了,没有医学院的支持怎么能行。
所以薛直夫同李学武走访的这几家医学院都有意愿与红星厂展开合作和医疗人员的交流。
主要是想把毕业生以实习的名义分配出去,再跟学校里养着,实在是养不起了。
为啥李学武要在这个时候建议谷维洁广撒网,全国捞大学生。
都知道大学生是个宝,但在这个时期,真干大量招录的真不多。
且这个时候诸多工厂和单位都还忙着大学习呢,谁会关心厂里的未来发展和人员基础结构的调整呢。
韩殊的关系还是很硬的,在座谈会上,李学武也是就生态工业区的概念讲了红星厂医院的情况。
东城区最大、实力最强、综合能力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医疗力量最好……反正不怕花钱。
前面说什么都没用,后面六个字可抵万金,老李的原话。
不仅要在京城建设综合型医院,还要在钢城建设红星第二医院和疗养院。
条件合适的时候,还要兼并几家医学院,打造集团所属的医疗体系。
在现有的规划和计划中,医疗和教育的地位是对等的,这两样与住房构成了红星厂福利待遇体系的支柱。
也就是说,这三样建设好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有所不及,也会远超其他企业。
而这种软实力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支持力度的,招收大学生的时候给对方说明了,三年后包分房,子女从幼儿园到进厂一条龙,企业有自己的也是最好的综合型医院。
你就说,什么样的工程师和大学生招不来,未来越发展越好。
打造医疗体系的背后是对医药体系的锚定和标注。
有了独立的医疗体系,再反过来发展中医药体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山上的中草药种植研究可有一年了,再过一年两年的有了成果,就是收获的时间了。
内地的中医药发展现在这个时期是很迅猛的,虽然技术上有限制,西医的发展也盖过了这种势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的广大农村是以中医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西医的白药片虽然灵,但还没有这么快占据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草药的种植与开发是要对外的,五丰行就有意与红星厂开展药物工程的合作。
但是,李学武坚持建议李怀德再等一等,等到与京城中医院合作的中草药种植技术发展成熟后。
也就是说,要占据主导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攻克港城的医药市场。
你说内地用中药的多,其实港城也多,东南亚更多。
且主要的药材都是从内地出去的,都是生药,加工在外面。
原材料能赚几个钱,李学武建议李怀德做成品中药,是带包装的那种,直接卖技术钱。
小主,
现在李顺手里的药方不是太多,用箱子装了几大箱子而已。
珍本医术早就妥当保存了,这是李家的传家宝。
医疗机构与医药机构并行开发,就算是现在的医疗体系,红星厂也不会吃亏的,更不可能倒闭。
但医疗体系的架构是时候开始搭建了,红星厂医院从去年开始就在各单位、各医院挖人了。
只要愿意来,保证待遇和安全,绝对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所以现在看红星厂医院大夫都快比病人多了,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还要两三年。
但三年后绝对是不一样的,哪怕现在医疗人员富集,也要有万全准备迎接三年后的大考。
红星厂的集团化考核在医疗水平上绝对是要提分的,且要表现出压倒式的优势。
李学武拜托姬卫东在港城帮红星厂筹备医疗设备和器材,以及相关的技术,就是为了三年后的腾飞。
进口设备和富足的医生资源,在最初的发展上就要占据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