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洋眨了两下眼睛,微微低头停顿了数秒,然后抬头跟赵军说道:「军哥,你说我整个木刻楞的房子行不行?」
赵军闻言,略一思索,反问道:「搁外头搭烟道桥子呗?「
「啊!」顾洋重重一点头,道:「我就这意思,这不能省点儿钱么?「
赵军不但明白顾洋这个意思,而且还明白他的另一个意思。但二人眼下交情不深,赵军没大包大揽,只附和着说道:「嗯呐,是能省不少。「
木刻楞房子,大体是木制的,在林区盖这房子,肯定要比红砖、红瓦省不少。
王美兰在一旁出言指点顾洋,说道:「不管盖啥样房子,你都得买点东西,去看看咱屯长,让他给你安排个好地儿,你先占上再说。「
「嗯呐,婶。」顾洋笑着应道:「我下午就去。「
说完,顾洋又转向赵军道:「军哥,盖房子那木头,你帮我留意着叹,到时候该多少钱,我都给你。「
「行。」既然顾洋开口了,赵军顺势答应下来。盖房子的木头,不像做寿材,不需要太粗,按林场内部价走,能给顾洋省下不少。
听赵军答应,顾洋很是高兴,又跟赵军、王美兰唠了两句,才兴高采烈地告辞离去。
赵军把顾洋送出门外,目送顾洋蹦蹦跶跶地消失在拐角处。不知为何,赵军心里忽然闪过一句话:作的欢,死的快!
永安林场外,小火车停靠站,李如海在李大勇和李宝玉之间下车。
李如海不停地往左右打量,自从上了通勤车,李如海就感觉周围人都在看他。
不,应该是在笑话他。
笑话是因为,李如海这一身穿的有点可笑。
与此同时,永安林场正大门旁边的收发室里,张来发正在和老杨头央求着什么。
早晨通勤车把职工送到林场,再启动就得是晚上下班送职工回家了,不可能单独送一趟门卫。
但对连休三天的门卫而言,这不叫个事儿,走回去就是了。
都是山里人,就算岁数大了点儿,慢慢走,走累了歇歇。
可张来发不行,他才十四岁,哪敢自己走山路啊?他跟老杨头说,老杨头就让他在林场待着,等到晚上下班,再跟着通勤小火车回去。
但说实话,昨天早晨从家出来,
张来发什么都没准备,在这浑浑噩噩地混了一天宿,他想家了。
哪怕此时他家里连个狗都没有了,但张来发也想回到家里去。
张来发央求老杨头送他一趟,可老杨头根本不答应,被张来发磨叽烦了,更是连话都不接。
可就在这时,只听得窗外传来一个声音:「老杨大舅!「
「嗯?」老杨头抬头看了一眼,一时间竟有些不敢相信,伸手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并未看错,顿时那张老脸就乐开了花。
「李如海!「
「老杨大舅!「
一老一少四手紧握,拼命摇晃着,看得一旁的李宝玉直撇嘴,张来发满眼忿恨。
张来发不服,从昨天自己到这收发室,那老东西就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可昨一看李如海那厮,这老头就变了个样子呢?
「来发!」突然,一个声音在收发室外响起,张来发仿佛见了亲人一样,直接冲了出去,扑在董志明怀里!
「姐夫!」张来发可算是等来亲人了。
董志明身后不远处,张国庆摇了摇头,默默地走开了。刚才他从通勤车上下来,恰巧碰见了董志明,他就把张来发拒绝当食堂学徒,而要到收发室把大门的事儿告诉给了董志明。
董志明一听,脑瓜子喻喻的。他搞不明白,张来发是不是因为张占山的死受刺激了,这昨能干出这虎事儿呢?
这时,赵有财也看见了周建军,他把周建军叫到一旁,翁婿俩窃窃私语两句。
周建军往左右一看,就叫住从旁边经过的江州,告诉江州去走程序,把张来发招到后勤来看开水房。
正赶上门卫老孙头来接班,老杨头领着李如海从收发室出来,李大勇上前和老杨头说李如海的事。
老杨头膝下一儿一女,都在山下镇里企业工作,至于远方亲戚,没有能入老头眼的。也不知道李如海咋忽悠他的,老头子偏偏就得意李如海。
就这样,赵有财、周建军;董志明、张来发;李大勇、李如海和老杨头,三伙人在收发室前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