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离约定的一月之期也就到了,石榴将房契一股脑的给了宋氏收起来,又大概说了在府城买了铺子开童玩斋的事,便也顾不上其他的,赶紧巡视起库房来,为出货做准备。
第二日,辰时左右,村外就有一支车队浩浩荡荡的来了。
放眼望去,数不清的骡车,村里没事做的老人孩子们都在村口的树下坐着看稀奇,小孩子们还来跟着车队后头跑,这可是他们头回见到这么多的骡车。
队伍里石榴面熟的脸孔就是黄全,他给石榴介绍了今儿来的几个管事,往后这些管事就是专门来取货的,打个照面也好有个数。
看守作坊的李继福四人帮着从库房里出货,外头有车队的人挨辆车的装货,姜丙姜同则拿了纸笔记数,最后再跟刘东家这边的人对一对数目。
今儿头一回出货,这十天赶工做出来的东西悉数都被装车,先装好的几辆车掉头,先一步离开,出了村,就往黄口镇的方向去了。
紧接着的骡车一一装好,掉头在村口排着队,等最后一辆骡车装完,便即出发往来时的路回大风集去,这些货都将在大风集码头上船,一面往府城方向,一面往大成府方向。
大管事留在最后头,拿账本来跟石榴对数,好结银钱,东家有交代,货银不拖,每取每结,等下次来取货,就是十日后。
“我带了银票,也有银锭。石榴姑娘怎么收账?”账目算清楚后,大管事询问石榴的意见。
石榴合上账本,道:“一千两的银票,剩下的都要银锭子!”
银票虽然轻便,但银锭子拿去钱庄兑换铜板,一两可以换一千二百个,银票算下来却是没有这么多的。
给工人们发工钱,都要铜板,直接发一角碎银子,工人们都觉得没啥感觉,可比不了一串串的铜板,一下子到手九大串,那沉甸甸的,搂着都觉得踏实呢。
所以她平时花用拆散回来的铜板都是留着的,有时候不够都拿银锭子在钱庄兑铜板的。
银锭子划算些,之所以也要些银票,就是想着携带方便,上次去府城置业提个小匣子到底不方便。
大管事听着,也不多说,本来他是可以直接全拉了铜板来的,不过铜板到底费事些,东家也不在乎这两百文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