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退稿信的温度
图书馆顶层的阁楼,像一个被遗弃的鸟巢。
倾斜的屋顶压得很低,人需要弓着腰才能行走。几扇狭小的老虎窗积满了灰尘,透进几缕微弱的光线,勉强照亮这个堆满旧报纸、过期杂志和破损桌椅的狭小空间。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旧纸张特有的霉味。
阁楼最里面,靠窗的位置,被梅小丽清理出一小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一张摇摇晃晃的旧课桌,一把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椅子。桌子上没有台灯,只有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燃烧煤油的小灯,豆大的火苗摇曳着,映照着桌面上、墙壁上贴得密密麻麻的稿纸。
稿纸大小不一,颜色发黄,仔细看去,会发现每一张的背面都印着模糊的表格和字迹——这是小丽从大姐小红那里要来的,百货商店废弃的瑕疵账本。她把这些账本拆开,翻过面来,在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写的是她的小说——《落榜者》。
写梅小丽三次高考梦碎的绝望与挣扎,写梅父的算盘珠和怒吼,写灶台边母亲典当玉镯的眼泪,写阁楼上三姐妹的夜话,写芦苇荡里焚烧的复习资料和桥墩上刻下的“深圳”……她用笔下的文字,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也试图描绘出这个沉闷小镇里,年轻一代精神的窒息与挣扎。
今天,她终于收到了省城那家知名文学杂志的回信。信封很薄。
她颤抖着手撕开封口,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打印退稿信,还有一张对折的信纸。
退稿信措辞客气而冰冷:“……稿件经审阅,未达到我刊发表要求……感谢支持……”
小丽的心沉了下去,像坠入冰窟。她木然地展开那张对折的信纸。不是打印稿,是编辑用蓝色钢笔手写的附言,字迹清秀有力:
“梅小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