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逆流的坚守(1)超市的寒冬

梅家三朵花 曹海金 1577 字 11天前

腊月二十三,小年。

清晨的天光是一种混沌的灰蓝色,呵气成霜。县城的年味儿还没完全透出来,倒是“梅记百货超市”门口那两串一千响的鞭炮碎屑,红得扎眼,铺了满地,像刚刚经历过一场热闹的战争。

可惜,战争并非发生在鞭炮声中,而是发生在鞭炮声之后。

梅小红穿着那件最厚实的藏蓝色棉袄,站在超市门口,手里拿着一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玻璃门擦得锃亮,能照出她眼下一圈淡淡的青黑,以及努力挺直的脊背。

门内,一排排崭新的货架整齐林立,上面分门别类地码放着日用百货、副食调料、甚至还有一小块生鲜区,水灵灵的白菜萝卜上还带着湿土。一切都符合她对这个“新起点”最完美的想象——干净、明亮、货品齐全、价格实惠。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将钥匙插进锁孔,用力一旋。

“噼里啪啦——” 不是鞭炮,是斜刺里突然响起的一挂更响、更密的鞭炮,几乎同时在她隔壁不远处的“利民杂货铺”门口炸响。硝烟味猛地弥漫开来,呛得人直咳嗽。

利民杂货铺的老板,一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穿着簇新的皮夹克,正站在凳子上,亲手挂起一条巨大的横幅:“年终大促,全县最低!买贵包退!”

他朝着小红这边瞥了一眼,嘴角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弧度。

小红的心猛地往下一沉。这架势,来者不善。

果然,超市开门不到半小时,人流倒是涌进来不少,大多是来看新鲜的街坊邻居。

他们摸着光洁的货架,看着明码标价的标签,尤其是那些比市面价格低了近一成的粮油和日用品,发出啧啧的惊叹。

“哎呦,小红,这毛巾真这么便宜?” “这金龙鱼油,比供销社便宜五毛呢!” “老板娘,这价钱能一直这样不?”

小红脸上堆着笑,耐心地回答着,心里却渐渐升起一股不安。真正掏钱买东西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只是转了一圈,问了价,又空着手出去了,眼神躲闪。

快中午的时候,这种不安变成了现实。给超市送货的县副食品公司的小货车,迟迟没来。小红打电话去问,那边支支吾吾,最后才说:“梅老板,真对不住啊,最近车都调度不过来了,您那边的货……得缓两天。”

紧接着,百货批发部、甚至本地送菜的老农,都打来电话,用各种理由推迟或者取消了今天的配送。

超市里原本堆得满满的货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空出了一块又一块。

尤其是最吸引人的低价粮油区和卫生纸区,几乎快要见底。来看热闹的人渐渐少了,剩下几个想买东西的顾客,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失望地摇摇头走了。

一种冰冷的预感,像窗外的寒气一样,丝丝缕缕地钻进小红的骨头缝里。

她站在逐渐冷清下来的超市中央,看着门口那“开业大吉”的红纸被风吹得卷起一角,感觉自己像个被抽空了气的塑料模特。

下午,情况愈发糟糕。几个原本说好要来上班的本地姑娘,只有两个怯生生地来了,另外几个托人带话,说家里不让来了。来的那两个也是心神不宁,不停地往门外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