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一身青衫的赵祯,比在大殿里亲和了很多,可是知道了他的身份,内心还是有一些胆怯.
弟弟只是五甲,没有进谏皇上的机会,不知道他要是知道赵寿就是皇上以后,会不会和我一样的震惊?
赵祯随和的指着茶桌边的凳子,对苏轼说:“不必拘谨,请坐。”
苏轼行礼坐下。赵祯给苏轼倒了一杯茶:“堂堂探花,居然爱吃,所以青莲一直觉得你不学无术,这次放榜以后,她只怕很是后悔自己说的那些话。”
一句话,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苏轼拘谨的笑道:“方老板与臣交往不多,再加上臣确实贪吃有点过头了。”
赵祯眼眉间一抹喜色:“她看人眼光确实不行,做生意眼光还可以。”
苏轼心里暗想,难道皇上召见我,就是为了聊方老板?
赵祯终于转到正题:“你们,与青莲是否有再约?要是聚会,能不能带上我?”啊,这就是今天的正题?
苏轼艰难的开口:“应该会,爹爹那么好吃的人,一定不会放过此机会。”
说起苏洵,赵祯惋惜的说:“苏老爷子也是大才啊,可惜年纪大了,不然我定要督促他参加下次科考。虎父无犬子,能教育出你和苏澈两位大才,或许比他自己入第更伟大吧。”
苏轼鼓起勇气说:“皇上,当天在廖府,爹爹口出狂言,以为您不过是一富家公子,还望您不要放在心上。”
赵祯眼睛一瞪:“怎么能不放在心上?回来以后,我字字斟酌,老爷说得很对,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是一位好皇帝,对于大宋来说,我确实埋下了不少隐患。
比如澶渊之盟,看起来对国家没有太大影响,可是这种委曲求全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还有官员严重的内斗,这次科考已经彰显出了弊端。学子们以为没有几句看不懂的引经据典,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这次你的文章,让翰林院大位震惊,只是探花,委屈你了。”
赵祯接着说:“当朝廷官员把嚼文咬字当作荣耀的时候,社稷便危了,苏轼,我也一直在反思改革,而你的出现,就是改革的第一步,未来的路很长,我不一定能走完,还得依靠你这样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