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思量,秦瑶光将谢如谨请到御书房,赦免他无罪。
用的是当初谢如谨救过她的恩情,而非因为给青柏那颗丹药欠下的人情。
救过皇帝陛下的命,当然值得网开一面。
法治社会,这当然行不通。
但这是在大景,是皇帝一言九鼎的帝国。
有了这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既能彰显皇家念着旧情,又能当做放过谢家的理由。
接下来,一如秦瑶光所答应谢如谨的,谢家无辜之人一律赦免,由谢如谨带领他们还乡,三代内不得科举。
家产充公,谢殊及主要从犯,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其余犯人,根据罪行轻重量刑,从徙三千里充军流放到杖刑、鞭刑。
谢家的判决一出来,各大世家纷纷松了口气。
新帝只诛首恶,等于率先表态,她并没有要跟他们世家死磕到底的意思。
毕竟,谢家和汝阳王联手害了先帝性命,他们的手上也不干净。
最干净的,也是知情不报。
更何况,还有后来他们出钱出力,离间长公主和郡王爷感情之事?
新帝不再追究,世家立刻就有所表示。
于是乎,秦瑶光的御案上涌来一批世家所上的奏折,无非就是歌功颂德的套话,关键在于随着奏折附上的礼单,恭贺新皇登基。
百年世家,势力盘根错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有了世家拥护,秦瑶光的帝位才算真正坐稳。
汝阳王和谢家处置完毕,就去掉两件大事。
剩下的,秦瑶光就集中精力关注大司马的行踪。
大司马出京后,一路顺畅。
两边的军队都距离京城不远,都得到了消息。
一方士气如虹、一方军心涣散。
很快,大司马就和从河西返回的军队汇合,率领他们前往汝阳,收复失地。
乱军望风而逃。
奉秦瑶光的令,抓住的俘虏就地行?黥刑?,流配至河西,充作军队苦役。
河西正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这些人不是有精力作乱吗?
都去河西吧!
谷雨带着秦瑶光在居延城收下的侍女们回到京城,雪莲将她们接进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