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汴 山 书 院 的 神 秘

丰华传 小众的让步 6624 字 1个月前

“孙将军是不是故意不来呀?”庞贤东试探性的问。

中书侍郎郭亦镇断然否决。

“怎么会?孙将军肯定是有事耽搁了,孙将军是赞成动武的,并且其麾下猛将如云,对付几个捕快侍卫不在话下,我们再耐心等等。”

“得派人催催了,不然他真以为我们在这就是喝茶聊天。”钱伯华向来看不惯镇国大将军孙理,钱伯华跟镇国大将军孙理的爱恨纠葛一两句话还扯不清。

中书侍郎郭亦镇淡淡的笑了笑。

“那倒不用,孙将军虽未在这表态,但他以前就讲过无条件支持陆中书,他还特别交代我们可以提前商量一切,事后告诉他就行。”

中书侍郎郭亦镇算盘打的精,即便庞贤东跟钱伯华联手反对动武,他和陆知心以及镇国大将军孙理都赞成,三比二还不能支持动武吗?

钱伯华咕了一句。

“韩大人没到,韩大人的意见还是要听一听的。”

中书侍郎郭亦镇一怔,还真的是,韩秉未到,动武这么大的决议还真不能这么草率决定,不然韩秉即便同意动武也会有啰嗦。

陆知心对此却有着不同意见,他认为韩秉刚经历丧女之痛,这个时候就不要去麻烦韩大人了。

毕竟动起武来很快,可能睡一觉起来就成了。

于是乎陆知心牙一咬就这么拍板定了,具体哪天动武再商议,今天就先定过大概。

庞贤东和钱伯华一脸懵逼,唯有中书侍郎郭亦镇笑开了花,这一点不奇怪,中书侍郎郭亦镇一直力主动武,这次总算是如他所愿了。

钱伯华却有些不甘心,他把上次开会翰林学士李隆出收买林哲的计谋讲了出来。

“陆中书,这事怎么收尾?这不白给这位林大人升了两级吗?翰林学士李隆整这样一出,他不是细作哪谁是?他也是完全有能力掉包考卷送这位林大人进殿试的。”

钱伯华这话一出,陆知心的脸色就变了。

“钱大人,此一时彼一时,李学士的计谋暂时终止,这位林大人不好对付,至于李学士是不是细作我们会详查。”

钱伯华一提到细作便引发了庞贤东的兴趣。

“各位大人,细作尚未抓获,仓促之间决定动武会不会导致我们的行动提前暴露,让对手早做了准备,会没了先下手为强的先机,没了先机,鹿死谁手真就很难说了,毕竟东京汴梁城我们有把握掌控的兵马不太多。”

庞贤东这么一说,把中书侍郎郭亦镇黄急了。

“庞枢密,你是管兵马调动的,我们能控制多少兵马跟他们能控制多少,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他们能控制的真不多,不过他们可能养有私兵,但他们的私兵怕发现都藏得比较远,只要是打个措手不及,他们的私兵就来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伯华对此提出了异议。

“搞了半天,动武这么大的事,我们是寄希望于人家的私兵赶不来,万一人家的私兵快速运动到位了,你有何妙招保证动武能成功?还有,我们如何保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现在连内部的细作都没有找到,如何保证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钱伯华讲得很周全,一时之间中书侍郎郭亦镇还无法反驳。

陆知心忙出来替中书侍郎郭亦镇解围。

“钱大人,你讲得问题我们都考虑过了,我们正在积极进行抓细作之事,这是头等大事,还有我们决定动武只是一个大致方向,没有讲必须马上进行,要动武至少要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才行,毕竟命只有一次,得好好把握才行。”

庞贤东和钱伯华听到陆知心亲口说动武还只是一个大致方向,他俩不由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事情还远没到搏命的时候,每日的富贵还在,每日保持这样多好呀,干嘛要去谋逆?把皇帝搞定或者搞定太子,不香吗?

陆知心的话安到了庞贤东和钱伯华的心,却让郭亦镇坐不住了。

怎么又变卦了,加了诸如此类要把细作清掉以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之类的,等把这些搞定了,说不定人家先对你动手了,到时哭有用吗?

然这话又是中书侍郎郭亦镇的顶头上司说的,郭亦镇不好反驳。

不过郭亦镇会迁怒于庞贤东和钱伯华,若不是这两个贪图富贵的家伙百般阻饶。

动武之事早定了,哪里还会在这啰里吧嗦的。

郭亦镇怒目对着庞贤东和钱伯华,语气很不弱。

“连小孩都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个道理,硬是要这位林大人举刀过来了,二位大人才会幡然醒悟,就怕真到那个时候,你们就算醒了也没用了,从古到今一直安于现状的有几个有好下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很多,这位林大人不是一般的精明,试问二位大人有能力阻止这位林大人吗?从目前的态势上看,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位林大人就会升到二品大员与二位大人平起平坐,到时谁看谁的脸色,谁给谁气受还真不好说。”

郭亦镇这话说的有些严重,陆知心听了也没说啥。

庞贤东和钱伯华却很不爽。

你中书侍郎不过正三品,一下没满到你的意就对正二品大员如此怒目相对,这合适吗?

要不是陆中书在,肯定没你小子的好果子吃,你小子就等着马后炮。

庞贤东和钱伯华碍于陆知心的面子不好发作,但庞枢密不傻,别看庞枢密人长得憨头憨脑,鬼点子还是不少的。

庞贤东叉开话题问郭亦镇。

“不知郭侍郎怎么看待近期的几起凶案?承王妃案暂且不论,虽然是否自刎有待考证,我们暂谈另三位大人的案子。”

庞贤东似乎想在这找郭亦镇的麻烦。

郭亦镇脸色稍有舒缓。

“庞枢密,首先大理寺卿的案子十有八九跟这位林大人有关,但现时没有证据支持不能怎么地,马爵爷的案子摆明就是冲着开封府去的,凶手是谁真不好讲,另外吏部尚书的案子跟马爵爷的案子有不少相似,凶手搞不好是同一拨人,这只是下官的一点拙见,至于更深层次的疑惑问曾侍郎比较好一点。”

中书侍郎郭亦镇不愧是高官集团的智囊核心,一下就把三起案子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让人一下就有了初步了解。

枢密使庞贤东见没难倒郭亦镇,又问道:“那郭侍郎准备怎么解决目前的难题,我们觉得最好把三起高官遇害案都推给大理寺和开封府查办,然后勒令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破案,一旦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破案,罢他们的官乃至于让他们小命不保,这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庞贤东话说的轻松容易,可做起来就比较难了,郭亦镇哪有那神通,他跟皇帝的关系那么差,皇帝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哪会由着他来安排。

郭亦镇也确实被庞贤东这个要求难住了,庞贤东的这个要求只怕连陆中书也办不到,皇帝是不会同意把三起案子一齐交给大理寺和开封府查办。

皇帝一般会按惯例把案子交给刑部主查,然后大理寺和开封府协查。

这样的话一旦破不了案,首先倒霉的就是那已经坏透了的邢部。

陆知心也深知这一点,他替郭亦镇解围。

“庞枢密,朝堂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官家已经在和我们唱对台戏了,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现在唯可做的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对对对,先要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两朝元老钱伯华最善长的就是拍马屁,至于他对陆知心是不是真心的,可能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既然连陆中书都开口了,枢密使庞贤东自然不敢继续揪着中书侍郎郭亦镇了,他再次把话题扯开。

“陆中书,那咱们准备怎么对付汴山书院,总不可能啥都不做一天天看着它发展壮大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知心瞟了一眼枢密使庞贤东。

“庞枢密,关于汴山书院我们也十分头疼,以前我们都没怎么注意它,直到这位林大人出现,我们才晓得东京汴梁城有这么一个神秘的汴山书院,这个神秘的汴山书院平日里大门紧闭,同时又很少有人进出,我们的人根本混不进去,也没得办法清楚这个汴山书院究竟在干嘛,禁军第八编队把守着这个汴山书院,而这个禁军第八编队恰恰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个汴山书院和皇家别院连成一片,那一片都是禁区,至今没人进去过,咱们这个官家用他的皇家特权打造了这么一片他人无法染指的世外桃源。”

陆知心讲的头头是道。

中书侍郎郭亦镇立马接过了陆知心的话茬说道:“所以咱们跟这位官家讲理是讲不通了,唯有动武方能解决一切,汴山书院的秘密也只有武力入侵方能显露出来,不然还真拿它没办法,尤其是那个禁军第八编队,据传编队统领就是这位林大人兼的,而那个禁军第八编队自从调防汴山书院,经过他们一系列暗中操作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禁军第八编队还大大扩编了,兵力由一千人涨到了二千左右。”

参知政事钱伯华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各位大人,现在干什么都需要钱财的支持,没钱财啥都干不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掐断东京汴梁城钱财流通途径来达到遏制他们的目的,三司使韩大人完全可以用非常手段压制各大钱庄,逼迫各大钱庄不得随意借钱,同时对东京汴梁城粮草进行人为干预,让他们有钱也买不到粮草饿死他们,这样不就一劳永逸省事多了吗?”

参知政事钱伯华此言一出,庞贤东立刻便点头叫好。

这也没多好呀,怎么就叫好?

中书侍郎郭亦镇不明白庞贤东怎么就和钱伯华搞到一坨去了,如此相互配合也不晓得避讳一下,难道他们不怕非议吗?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不想动武,可要是真按钱伯华说的去办,可能猴年马月才办好事。

想省事动武多快呀,一觉醒来就变天了,现在还能上哪去找着这么好的事。

中书侍郎郭亦镇对参知政事钱伯华所说不太感兴趣,他泼了泼冷水。

“钱大人,从经济上封锁他们是不太可行的,他们在暗处,你怎么封?难道把所有的都封了吗?这是典型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不过可以作辅助措施来用,配合其他更严厉的措施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事下官也一并讲了,张权知出身贫寒,对目前的生活肯定很在意,生怕失去眼前的一切,我们可以转变思路收买这个张权知,把开封府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个是当务之急不得不做的,这个比起收买姓林的小子靠谱多了,并且我们得到的都是满满的干货。”

中书侍郎郭亦镇原本是要吏部尚书跟陆中书去讲收买张权知之事的,但很可惜这位吏部尚书还没来的及讲就遭遇了不测。

虽然吏部尚书不能向陆中书进言了,但这个事还是要说的,中书侍郎郭亦镇也一直在找机会说这事。

现在毫无包袱的讲了,中书侍郎郭亦镇感觉还是蛮欣慰的,现在就看陆中书的反应了。

和中书侍郎郭亦镇意料的不太一样,陆中书没反对。

“郭侍郎,可以收买张权知,如果张权知还不知好歹不肯就范就做了他,做他应该比做这位林大人简单。”

陆中书这一态度让中书侍郎郭亦镇欣喜若狂,总算有个提议完美通过了,不然今日的心情就糟透了。

陆中书不但通过了中书侍郎郭亦镇的提议,还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收买不成就干掉他。

这更坚定了中书侍郎郭亦镇动武的信心,假以时日,陆中书肯定会亲口下令动武。

但这又涉及到一个谁去收买张权知的问题,高官集团不缺人,缺的是像中书侍郎这样的股肱之人。

就拿参知政事钱伯华来说,上次收买林哲是陆中书点他的名,这次收买张权知,钱伯华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去了,也没啥原因,就是不想去。

话说回来,陆中书这回也没想再让参知政事钱伯华去,毕竟钱伯华能力就那样。

上回是因钱伯华有太子太傅的头衔才派他去的,也没想他能办好,只不过应付一下众人罢了。

陆知心骨子里还是想尽快动武的,偏细作没找到,想动武风险偏大了一些,只能是先拖一拖。

在陆知心的心目中,他有两大帮手,第一个便是中书侍郎郭亦镇,另一个自然是中书舍人陆飞扬。

这二人一个智谋多,另一个则会想事,往往你还未吩咐他己把事办完,在中书门下,陆如心得此二人都不用怎么操心了。

然对于去收买张权知的人选问题,陆知心一时还没有主意,毕竟张权知有点不好对付,去收买他的人必须挑好了。

不能像参知政事钱伯华那样,官给升了,钱也给了一些,事却纹丝不动,这叫办得啥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书侍郎郭亦镇看出了陆知心的心思,他主动提出让中书舍人陆飞扬去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