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曹百里懂,可曹百里不怕,曹百里自认为陆知心不会轻易动他。
况且对付南平王赵松这么个大麻烦不能把责任算在他身上,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死撑着,不放南平王赵松的孙子。
只要他儿子少了一根毫毛,那南平王赵松的孙子就会少两根,在这种事情上曹百里还没怕过谁。
曹百里的强硬大大超出了南平王赵松的想象,南平王赵松找不到突破口只得去找吏部尚书董平安商议。
吏部尚书董平安其实并不关心南平王赵松的孙子,他要的是南平王赵松死扛,千万别松口,现在你抓着两个人明显占优,不能向他们屈服。
南平王赵松听到这话心情更不好,按南平王赵松的想法这事就该速战速决,怎么能陷入僵局?这事要是拖久了,他的孙子怕是要吃苦。
“你能不能想一个妙招出来结束这场僵局?这要是再僵下去会出大事的。”
南平王赵松忧心重重,期待董平安有妙招。
吏部尚书董平安哪有妙招,只能先敷衍南平王赵松,而后再向幕僚请教这个问题。
幕僚没想到曹百里这么坚强,可能是陆知心给了曹百里蛮大的压力,幕僚只能另辟蹊径。
幕僚摸了摸后脑勺建议南平王赵松继续抓曹百里的家人,一直抓到曹百里心痛屈服为止。
吏部尚书董平安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他只能这样跟南平王赵松讲,只不过曹百里不会这么傻,早把家眷转移了。
南平王赵松没抓到人自然不高兴,再问董平安。
“曹贼老奸巨滑,必须想厉害一点的招,不然对付不了这厮。”
吏部尚书董平安生怕南平王赵松知难而退,赶紧安慰南平王赵松,安慰完他不由开始怀疑幕僚的能力了。
幕僚要是还搞不定这事,南平王赵松说不定不扛了。
幕僚知道董平安的小心思,不过这事真急不来,如果曹百里死猪不怕开水烫,那只能找陆飞扬的麻烦,你曹百里尚书不就想救陆飞扬吗?让南平王作死整陆飞扬就行了。
吏部尚书董平安听罢觉得这个法子不错,转身便跟南平王赵松讲怎么办。
南平王赵松觉得这法子并不太好,可南平王赵松此刻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先用这个法子试试。
对陆飞扬用点大刑可能有用,至少能套点有用的口供出来。
陆飞扬不是怂包,扛得住这点大刑,一边受刑还一边破口大骂南平王,至于招东西是不会招的。
这就有点问题了,养尊处优的陆飞扬怎会如此顽强,南平王赵松钦佩之余己经是没有办法应付这个事了。
刚想把这事交给董平安处理,中书侍郎郭亦镇来访。
南平王赵松很是意外,毕竟他跟郭亦镇不搭,要来最好是来曹百里,曹百里来服软是最好的。
中书侍郎郭亦镇知道南平王赵松不欢迎他,一来便直奔此行主题。
“王爷,董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不大,王爷为帮董氏而得罪中书大人,这不划算,还有王爷此番能出任刑部侍郎也是中书大人鼎力支持的结果,王爷于情于理都不能跟中书大人对着干,否则王爷今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下官还听说王爷开始对陆权知用刑,这非常不合适,陆权知不管怎么说是从三品官员,岂能随便用刑?”
中书侍郎郭亦镇话语中带着责备,这是南平王赵松所不能接受的,南平王赵松必须甩出威风出来。
“你应该知道本王的性格,本王一向对事不对人,陆权知既然犯了事,那本王就要深究他,至于是董氏还是陆中书则不在本王的考虑范畴之内。”
南平王赵松摆出一副互不相让的架势,这让中书侍郎郭亦镇有点不解,郭亦镇不明白嚣张的南平王为何要替董氏办事,这有点不合乎常理。
而郭亦镇此番来肩负着说服南平王的重任,与南平王化敌为友,因此郭亦镇必须把南平王的套路弄清楚。
“王爷,高官集团一向礼贤下士,对王爷您更是尊敬有加,高官集团早盼着与王爷您站一起共同对付小人。”
中书侍郎郭亦镇这话挺有诚意,释放出特别友好的信息,这说明陆知心沉不住气了,急于拉拢南平王。
站在一般人的角度来看,有陆知心来拉拢,那是求之不得的,可赵松不这么看。
赵松认为陆知心拉拢他只是权宜之计,陆知心过一阵子肯定要过河拆桥,所以与其这样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陆知心有过河拆桥的机会。
“本王老矣不想参与什么朝斗了,本王只想踏踏实实干点事,如果陆中书没有私心,那肯定是跟本王站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