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金门岛,
一只信鸽从北方飞来,落到养鸽人身上。
养鸽人,从信鸽腿上取下信件,快步朝岛中的太和殿走去。
走近了,可以看到此处的太和殿和南京城的太和殿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就是南京城的缩小版。
一名40多岁的老者,端坐于殿中间高处的龙椅之上。
旁边站着一名20多岁的青年,长相和那老者一模一样,就是更年轻,更英气勃发,而且和雍亲王朱祁镛竟然也有三分相像。
下面文,右两列分别站着6个身穿大明朝朝服的“大明官员”,
可以看出左边6人,满身书生气,应该是文官,3少2老1中年。
右边6人,高大威武,都是壮汉,不用猜也是武将。
周围两边,站着内侍和卫士。
如此情景,不知道之人,走进去还以为是到了大明朝的京师太和殿。
不,此处就是当地的太和殿,负责管理这附近的大金门本岛、小金门烈屿、大担列岛、二担岛、东碇岛、北碇岛、乌丘屿、槟榔屿,狮屿,复鼎屿,东碇岛,北碇岛在内的12岛屿。
12岛屿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岛上共有人口大约10万人,其中7万都是战兵,不,更准确的说是海盗。
12岛屿之中,太和殿所在的此处金门本岛是最大的岛屿,面积约为132平方公里,
第二大岛是小金门烈屿,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
大小金门岛,加周围的10个小岛屿共同构成了金门群岛。
本地10万人之中,大金门岛就有民7万人,军5万,小金门岛有民2万,军1万,剩下的1万战兵分布于周围的10大列岛。
大小金门岛上虽然也开垦了大量的农田,但只靠农田并不足于养活这10万军民,更别说图谋大事了,
靠海吃海,大小金门岛位于福建泉州附近,虽然明朝实行海禁,但在巨大的海运利益面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金门岛凭着独特的位置,不仅海运做的风生水起,更是和福建泉州晋江县的李家,也就是四大徽商中的首富李家,做起了一本万利的海盗生意。
正是凭借着这一门独特生意,不仅李家迅速发展崛起,大金门岛上得海盗势力也是不断壮大。
财是男人胆,财也是谋取政治的资本。
李家和大小金门岛上海盗集团财力大涨后,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谋取政治权利的道路。
李家选择了依附朝廷,准确的说是选择投效监国雍亲王朱祁镛,通过帮助雍亲王朱祁镛登顶,成就大业,达成自家的权势。
当然李家也没的选,因为李家的外孙,湖南长沙胡家当代家主的儿子和侄子是雍亲王朱祁镛的结拜兄弟胡松、松琏,而安徽徽州歙县叶家也是长沙胡家的亲戚,
自然而然,胡、叶,李三大财团,特别是泉州李家成为了雍亲王朱祁镛得强大盟友。
而金门岛上的海盗集团势力,也没得选,因为他们曾经的家主是大明朝建文帝,现在的家主是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如今的掌权少主是建文帝皇长孙朱国复。
作为曾经的皇帝,现在的海盗首领,当然是不可能投效现在朱老四一系掌权的大明朝。
那就只有通过造反夺取这一条路可选。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下帝都南京时,
建文帝一行人,一边在宫内点燃大火,制造混乱和假象故弄玄虚,一边从南京城皇宫出“鬼门”即皇宫下水道内闸门,经由“阴沟”即皇宫下水道,到达另一头“鬼门”即皇宫下水道的外闸门,然后乘船到达长江上得神乐观。
在神乐观,追随建文帝逃亡的众大臣汇集一处,
有程济、杨应能、叶希贤、牛景先、郑洽、王之臣,梁田玉、宋和、周恕、何济,廖平、史仲彬,共12人。
在首席谋臣程济的安排下,分兵三路,分散突出,最后在大金门岛汇合。
一路,建文帝与程济、杨应能、叶希贤、牛景先、郑洽、王之臣取道江苏太湖地区南下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