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三十日上映,到八月中旬下画,历经三个半月的放映,《生死时速》在北美拿下1.51亿美元的票房。
尽管早有预料,但《生死时速》真的做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媒体和公众还是不敢置信。
《洛杉矶时报》很直接,在影片结束北美院线之旅后,以电影奇迹来称呼这部电影。
电影传奇的地方在于,开创了超级碗宣传的先河,挑起黑料大战,甚至间接导致瑞凡·菲尼克斯的死亡。
更传奇的地方在于,这是一部制片成本仅两千万美元的动作片,典型的以小博大的典范。
而创作这部电影的导演,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过二十二岁。
这片土地对天才的热衷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更何况处于舆论焦点中心的好莱坞。
仗着年轻,小吉伯特的名气快速扩散,成为媒体口中的天才导演,而且也迅速积累起庞大的影迷群体。
你要问小吉伯特现在是不是好莱坞最好的导演,这一定不是,比他强的导演还有好多。
但你要说他现在是好莱坞名气最高的导演,这绝对没有问题。
《好莱坞报道者》就在其文章内写到:“从来没有一个导演,像小吉伯特一样,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
本身的传奇加上年纪,使得他成为焦点,拥有不亚于好莱坞一线明星的关注度……”
这种关注度有利有弊,利的地方在于,他今后每一个项目,都会成为好莱坞和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对电影宣传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弊的地方在于,如此高的关注度,小吉伯特本身还年轻,他能否承受聚光灯下的压力,还未可知。
当然,这是外界分析的点。
起初罗伯特·艾格也很担心,自己的摇钱树会因为媒体的过度吹捧,从而迷失自己。
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而且还不少见。
所以他及时赶赴《铁甲钢拳》剧组,打算和小吉伯特聊一聊,让他放平心态,好好拍戏。
“我从来都不在意媒体评价,鲍勃……”小吉伯特领着罗伯特·艾格参观正在搭建的片场,一边聊着最近媒体的吹捧之势。
他又继续说道:“我只关心两件事,拍电影,以及观众喜不喜欢,剩下的我不在乎。”
“看来是我多虑了,小吉伯特,你很成熟。”罗伯特·艾格夸赞那道。
“好莱坞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多少人曾经火过,又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小吉伯特似乎有看淡红尘的感觉:
“想要长久的在这个圈子待下去,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余的就干扰不到我了。”
这或许就是小吉伯特对比那些身处局中人多出来的优势,很多人在局中,不知命运如何,看不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