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合说:“离退休干部每个月,都有国家发的钱。这一点儿大米,对咱来说不算啥。”
最后,5000斤大米全都分给参与修桥者。群众每分到一斤米,就凿一块一尺见方的架桥石。
这些大米显然不够,交通局的职工们又捐了一些款,平岭村在外打工人员也捐款,最后终于把桥架起来了。
这座桥被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命名为“五千斤大米桥”。
这座桥修通了,第二座桥的资金没了着落。
与交通局长联系,交通局长却调到了另外一个市。
于是郑勇合就决定发扬当年的艰苦奋斗精神,靠天靠地靠别人,不如靠自己、靠村民,老干部服务队的成员们不顾家人反对,把被褥和日常用具都搬到了平岭村,常年住在这里。
需要石头,自己开采,需要河沙,自己从河里挑,需要水泥,村民就用山货去小水泥厂去换。
江寒以前对那个时代的氛围、那个年代的干部不太理解,但是在一起一天他就感受到了。
他们从内心到眼睛都有光,那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
郑勇合这些老干部对于老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护,为人民服务,是真正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江寒和一个村民攀谈,村民告诉他一句群众中流传的一句话:“拿起白蒸馍,想起郑勇合;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
郑勇合已经七十岁了,但精神很好,特别是锻石水平非常高。
“郑书记,您这技术,一看就是老石匠啊。”江寒赞道。
“小江,你不知道那个时候,干部都是带头干的。”老干部服务队的队员说道:“郑书记当时还有个外号:石匠书记。”
兴修陈家院水库的时候,大坝急需石料,工地的6000多名民工中只有300多人会石匠活,几十万方石料靠这些石匠锻,要锻到哪年哪月?
工地指挥部心急火燎,一天三遍给县委打电话,要求增派石匠。
郑勇合背着锤钻来到工地,把干部和施工人员一齐叫到山坡上。他对大家说:“有太行山,就有石匠。群众可以当石匠,干部为啥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