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十六字真诀,小迷弟苏轼

听到顾廷烨的解释,卫渊下意识有些恍惚,思绪似乎来到了多年之前。

那还是在代州,自己大伤初愈,顾偃开将顾家枪传授自己。

当看到一些较为惊奇的招式时,自己也会像顾廷烨一样,说出自己的理解,

“当殊死搏杀之际,出手往往出乎意料更易取胜”

如今,区别只在于,他想要指点顾廷烨的并非是兵法还是武艺。

一将横扫千军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一场战役的冲突,也并非是靠一将、一帅就可取胜。

是天时地利人和,是整体国家的实力,更是为帅者对于用兵之道的研究。

“廷烨,可教也,假以时日,必为一代名将。”

卫渊对顾廷烨的评价很高。

自今日后,他对于贺兰山一带的布防算是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看彭孙等人该如何做了。

将要离开十里井时,卫渊提出的一个要求,引来众人反对,

“既已来到此处,若是不去龙州城外走上一遭,岂不可惜?”

龙州乃是西夏重镇。

自杨怀仁与种谔在西夏大闹一场后,李元昊对于西夏边境的布防也重新做出调整。

首先是在洪州、龙州、韦州等地域大量驻军,随后又欲在边境一带组建六大军司。

可见,将来西夏布防的重点,就要放在大周身上了。

将来战事再起,大概率,西夏会从龙州与洪州等地出兵进攻十里井。

而大周若是主动出击的话,首先要拿下的地方就是龙州。

十里井距离龙州仅有五十余里。

按照彭孙等人的想法,卫渊亲来十里井已经是涉险了,怎会让他接近龙州?于是纷纷反对。

但卫渊打定主意的事情,还没有人能够劝阻。

于是乎,卫渊、萧逾明、陈大牛、顾廷烨、彭孙五人,各自骑乘一匹快马,跨越数十里平原,直至来到一座山丘上方才驻足。

此时,他们距离龙州城仅有四五百步左右。

“自上次战役结束后,龙州一带,便无西夏军踪迹,只是据探子来报,龙州各地,都在积极部署营寨、烽火台等。”

彭孙缓缓开口。

说实话,就凭五人,五匹马,就敢来到此处,的确需要一定的魄力。

他们跟随着卫渊,并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惊惧之意。

只是陈大牛一直巡视着四周,就担心有些西夏兵突然冒出来,会殃及到卫渊的性命。

“若是让你们来攻打龙州城,你们会怎么打?”

卫渊问起。

四位将士先是陷入沉思,而后陆续应声道:

“坚壁清野,使龙州城成为一座孤城,至多围困半年,龙州士气必堕,届时攻城,事半功倍。”

“制造大量攻城器械,以绝对兵力优势强攻,挖掘地道、投毒,总之无所不用其极。”

“以扰敌之术辅之,使敌军不得片刻安宁,再去强攻?”

“.”

卫渊摇了摇头,道:“让你们随本帅来此,其实就是要告诉你们一个道理,你等务必牢记于心。”

“但凡用兵,每至一处,主将需亲自勘查地形,这龙州城背靠长城,多山岭,依湖而建。”

“若攻此城,需多方布局,长城、决堤、强攻城镇,缺一不可。”

经由他那么一说,众人思绪逐渐打开。

如果根据地形作战的话,确实会多出一些可操作的空间。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卫渊若无张辅的教导再加上又亲身经历两次国战,只怕,论用兵之道,他还不如顾廷烨等人。

所谓练兵法,也只是因为他有着穿越者的身份,了解一些历史概括。

就是因为用兵天赋的不行,他比任何人都要重视细节,甚至是仔细到每一寸土地的程度。

嘉佑六年,十一月初旬,卫渊准备返回汴京复命。

临走之前,卫渊在延州召开‘对西夏攻防大会’,几乎是将陕西边将都召集了过来。

会议重点主要有两条。

第一,贺兰山一带防御工事建设。

第二,全面落实《对西夏攻防总略》要点。

并且,卫渊还特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