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明战神李景隆,好圣孙朱瞻基【求追读】

“结果燕军攻来时,李景隆主动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建文一脉彻底断绝希望,靖难之役也以朱棣获胜告终。”

听到这里,朱元璋神色已经变得古怪之极,既觉羞恼,又觉得不可思议。

至此,他哪里还不明白,刘宽先前所说的“大明第二战神”分明就是挪揄之语,是贬非褒。

看着俊朗不凡、人模人样的大外甥孙李景隆,并不像他父亲李文忠那般能征善战,而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草包!

刘宽顿了顿,接着道:“因李景隆几次大败太过离谱,又有开门迎朱棣入城之事,所以后世不少人推测,李景隆私下里跟朱棣交情很好。”

“他留在建文帝这边就是为了充当内应,用另一种方式帮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部分后世人的猜测,主流观点还是认为李景隆就是菜——嗯,也就是类似赵括、马谡那种谈起军事头头是道,实操起来却很拉胯的人。”

御陛之后。

朱标、朱棣各坐在一个锦墩上。

朱棣神情已不在恍惚——他注意力基本被刘宽所讲的李景隆之事吸引了。

朱标则露出了好奇之色,忍不住低声问:“四弟,景隆与你私底下是否感情格外要好?”

“我不知道啊。”朱棣有些茫然,却也压低了声音,“我们差了八九岁,私底下交流也不多——至多是在大本堂读书时常带着他和几位年幼的弟弟一起玩耍罢了。”

朱标还想再问什么,便听见前面朱元璋一阵咳嗽,于是便闭了嘴。

刘宽见老朱忽然一阵咳嗽,不由关问道:“陛下无碍吧?”

朱元璋见刘宽并不像听到什么的样子,放下心来。

他道:“咱没事,只是没想到你口中的战神竟专打败仗。”

刘宽解释道,“陛下,微臣只是转述后世人的说法而已,并非故意挪揄。”

朱元璋道:“不用解释,咱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何况凭那小子打得几次败仗,被嘲讽也是该。”

“咱甚至觉得你用赵括、马谡来类比,是高看那小子了——赵括能在白起围攻下坚持一个多月,马谡能得诸葛亮看重,那小子能吗?”

听了这话,刘宽不禁一笑,也觉得用先前那话有点侮辱赵括、马谡了。

“继续说,这靖难之役中另一个著名人物是谁。”

听朱元璋问,刘宽道:“另一人是朱棣次子,后来获封汉王的朱高煦。”

“高煦?”朱元璋没想到竟有这个去年才出生的孙子之事,疑惑道:“靖难之役时他才二十岁左右吧?能有他什么事?”

刘宽笑道,“朱高煦当时虽年少,却十分勇猛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数次解救朱棣于危难,擒杀敌将,乃至扭转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