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争渡略一思忖,恭敬答道:“学生虽涉世未深,但也常闻民间疾苦。”
“孟子所言民为贵,实乃治国之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方能昌盛。学生以为,为官者当以民之忧乐为己之忧乐,方能不负百姓所托。”
林县令颔首,目光又落回到考卷上,接着说道:“你这论策之中,有一句‘治世以民为本,革新当循序渐进’。”
“此句可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宋争渡摇头否认:“非也,此乃教授学子的先生所言。”
“你先生姓甚名谁?如今在何处讲学?”林县令追问。
宋争渡抬头看向林县令,犹豫说道:“先生姓林,名逸风,是吾兄好友,受吾兄所托,指点学生一二,并非书院夫子。”
林县令恍然,随后摇头大笑两声。
他又指着论策中的另一处,询问了宋争渡。
宋争渡都一一认真作答。
林县令越听越是满意,不住地点头。
“那你在先生的教导下,可曾有过什么特别的感悟?”
宋争渡略一沉吟,恭敬答道:“学生从先生处学到,为学当勤勉,以知识充实自我;为人当正直,以品德立身于世。先生常教导学生,要心怀天下,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祉。”
林县令眼中露出一抹赞赏之色。
“你先生所言极是。”
“学问之道,不仅在于书本知识,更在于品德修养与家国情怀。你既得先生教导,当铭记于心,付诸实践。”
宋争渡拱手道:“学生定当谨遵先生教诲,不负大人期望。”
林县令最后点评:“此次县试,你的答卷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不可骄傲自满,学问之路漫长,需不断努力进取。”
说罢,他挥挥手:“去吧。”
宋争渡忍着激动的心情,深深一揖,然后转身离去。
“争渡兄?”见宋争渡怔怔出神,顾千帆出声唤道。
宋争渡回过神来,说道:“林县令主要就我答卷中的论策提出了几个疑问,或许是对某些观点存在不同的看法,才会神色略显严肃吧。”
“但确实无其他特别之事,顾兄不必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