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车间誓言 (2)安全帽上的遗书

梅家三朵花 曹海金 1754 字 11天前

第二节:安全帽上的遗书

“孔雀蓝”被投进了巨大的染缸。浓稠得化不开的诡异蓝色液体在蒸汽的加热下翻滚、冒泡,升腾起一股难以形容的刺鼻气味。

这气味初闻像廉价的化学香精混合着氨水,但多吸几口,喉咙深处便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带着金属的锈蚀感,沉沉地压在人的肺叶上。

车间里原有的、混合着棉絮和机油的味道被彻底覆盖、扭曲了。工人们起初只是皱皱眉,互相嘀咕几句“这味儿可真冲”、“熏得脑仁疼”,但没人敢停下手中的活。

订单像催命符,机器昼夜不停地嘶吼,吞吐着被那妖异蓝色浸透的布匹。

周建国背着手在染缸区域巡视,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他刻意避开工人们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有疑惑,有隐忍的不适,更多的是无声的质问。他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翻滚的蓝布上,心里默算着交期、货款、到账时间……

只有这些冰冷的数字能暂时压住他心底那越来越响的警铃和喉咙口那股甜腥气带来的恐慌。

梅小艳的心沉到了谷底。她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化工手册,托人从省城图书馆查资料,甚至拐弯抹角问了技校的老教授,得到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可怕的结论:这种成分不明的廉价“孔雀蓝”,含有极高浓度的联苯胺类化合物——强致癌物,尤其攻击肺部和泌尿系统。

她冲进厂长办公室,把几份手抄的资料摔在周建国面前:“你看看!联苯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沾上它,等于慢性自杀!”

梅小艳双眼圆睁,气得浑身发抖,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死死地指着那几份资料。她的脸颊涨得通红,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头发也有些凌乱,几缕发丝贴在满是汗水的脸上。“周建国,你到底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工人们每天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他们的命就不是命了吗?”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尖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周建国皱着眉头,不耐烦地瞥了一眼资料,“小艳,你别在这里危言耸听,现在接个订单多不容易,等这批做完再说。”“再说?等做完就晚了!”梅小艳猛地一拍桌子,“到时候工人们都病了,你负得起这个责吗?”她的呼吸急促,胸膛剧烈起伏,眼眶里满是愤怒和焦急的泪水。

周建国烦躁地一把挥开那些纸片,它们像受伤的蝴蝶飘落在地。“少拿这些吓唬人的玩意儿来烦我!干活哪有不沾灰不闻味的?以前烧煤球炉子烟更大,也没见死多少人!就你金贵?”他梗着脖子,眼睛因为缺乏睡眠和酒精而布满血丝,但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合同签了!布染了!钱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停下,违约金你赔?全厂人喝西北风去?”

“钱钱钱!你眼里就只有钱!”小艳的声音因为愤怒和绝望而发抖,“那是人命!建国,那是活生生的人命!”

“那你说怎么办?!”周建国猛地站起来,桌子被撞得一晃,“停工?等死?还是你现在能变出几十万把债还了?把工人的嘴堵上?”他指着窗外,“你去!你现在就去车间喊停工!看他们不先撕了你!”

小艳看着眼前这个被债务和贪婪扭曲了面孔的男人,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和陌生。她张了张嘴,却发现所有的语言在此刻都苍白无力。

她弯腰,默默捡起地上散落的资料,纸张边缘沾上了灰尘。她没再看周建国一眼,转身走了出去,背影挺直却透着沉重的疲惫。

防护!

这是小艳唯一能想到的补救。

她翻箱倒柜,把仓库角落里积压多年、落满灰尘的劳保防尘口罩找了出来。又自掏腰包,托人从县防疫站买来一些活性炭滤芯。

她召集染缸工序的工人,大多是女工,演示如何改装口罩,强调必须每四个小时更换一次滤芯。

“艳姐,这玩意儿戴着憋气,干活不利索啊。”年轻女工张芹小声抱怨,她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

“憋气也得戴!”小艳的语气斩钉截铁,近乎严厉,“这颜色味儿不对,对身体不好!不想以后遭罪的,就给我老老实实戴好!”